开课了!开课了!2月24日,伴随学院“开学第一课 —— 让我们一起拥抱春暖花开”的播放,铁院2019-2020学年第二学期正式开课。对于师与生来说,开课亦是一种“复工”。由于是在疫情期间,学院所有的课程都在空中的“网络教室”进行。为了这段特殊时期的教与学,铁院全体师生都付出了巨大的辛勤与努力。
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散,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仍然不容忽视,“复工”后的心理状态会如何呢?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过程中令人幸福的一面……
与未上课相比,师生对生活的掌控感更高,更不容易出现情绪低落、无助感、对未来感到悲观等消极情绪。“复工”本身就成了调节身心的好时机。
开课后,我们的情绪状态为何会优于开课前呢?
这是因为:在工作和学习中,我们更容易达到“心流”的状态,“心流”是当我们投入一项任务时,感到愉悦的状态。没开课时无所事事的状态,就缺少产生心流活动的元素,即便是刷朋友圈、追剧等排遣无聊的活动,也常因为“三无”,即:无明确目标、无新鲜感、无挑战性,而让我们难以集中精力,无法提升对生活的愉悦感和满意度,无法从足够获取外界的反馈,会产生“心有余、力充足”,却无处可施的乏味感、无力感、低价值感。因此,出现沮丧抑郁、闷闷不乐、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。然而,开课了,境遇却大不一样了。首先生活时间规律了,工作学习有明确的目标、规则和流程,过程中可以在网络的这一端获得来自网络另一端的反馈,能全神贯注,有足足掌控感,更容易产生“心流”体验。
开课后,依然需要有调节身心状态的好方法,这就是专注做事,即 “专注于兴趣之事以忘却不快”,将我们“感兴趣的事”作为“主动式休闲”。比如,在做手工、读书与下象棋、听音乐等事情时,要付出工作学习般的专注,便能享受过程中的乐趣,提升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。
网络,穿越了时空,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,我们看到的文字、听到的声音、捕捉到的画面、感受到的呼吸都在时时传递着爱与关怀。
电影《老师好》中的有一句经典台词:“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……我(们)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,而是遇见了你们,才给了我(们)这段最好的时光……
相信在这段特殊时期,全院师生共同建设的“网络课堂”是一次幸福的相聚,会与“心流”相约,成为彼此最好的时光。
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